![]()
<{股票配资门户}>从巨亏到年赚30%!避开两类股陷阱,他如何实现稳定盈利?{股票配资门户}>
![]()
前言:从亏光50万到年赚30% 他只避开了两类坑
“早知道这两类股不能碰,我也不会亏得差点销户!”后台粉丝老杨的留言,戳中了无数散户的痛处。4年前,他追题材、抄下跌股,短短一年就把50万本金亏到只剩9万;后来痛定思痛,死死守住“两不碰”的底线,去年不仅回本,还实现了30%的稳定收益。
A股里,太多人总在找“抓牛股的秘籍”,却忘了“不踩坑”才是盈利的起点。那些从巨亏走向巨赚的人,从不是靠运气,而是先学会了避开最致命的陷阱。这篇就拆解“两不碰”的核心逻辑,看懂了或许能少走3年弯路。
一、第一不碰:“故事满天飞、业绩空荡荡”的题材股
“这只股有重组预期!”“政策要扶持这个赛道!”——题材股的诱惑,让无数散户栽了跟头。老杨当年就是听信“某元宇宙概念股要和巨头合作”的消息,18元高位追进去,结果合作泡汤,股价跌到3元,直接亏掉16万。
题材股的风险,从来不在“涨不涨”,而在“故事会不会破”。这类股大多有三个致命问题:
- 业绩撑不起估值:营收利润常年亏损,全靠概念炒作拉高股价。比如前两年的“氢能源概念股”,近80%的公司连核心设备都没有,股价却翻了2-3倍,最后还是跌回原点,套牢一批散户;
![]()
- 资金炒作痕迹重:游资拉一波就走,留下散户接盘。去年某“AI医疗股”,6天涨了90%,但龙虎榜显示游资已悄悄出货,随后连续4个跌停,追高的人连逃生机会都没有;
- 政策风险难预判:有些题材靠政策吹风,一旦政策转向,股价立马崩盘。比如某“环保题材股”,因补贴退坡,业绩直接变脸,股价从22元跌到4元从巨亏到年赚30%!避开两类股陷阱,他如何实现稳定盈利?,套牢者至今未解套。
真正能长期上涨的股,从来不是靠故事,而是靠业绩。就像老杨现在持有的消费龙头,每年净利润增长18%以上,虽没题材股涨得猛,却能稳步上行,还能拿到5%以上的分红,远比题材股踏实。
二、第二不碰:“抄底抄在半山腰”的下跌股
“都跌这么多了,该见底了吧?”——这种想法,是散户抄底亏损的根源。老杨曾在某医药股跌35%时抄底,以为捡到便宜,结果公司曝出业绩造假,股价又跌了60%,他才明白“下跌没有底”。
抄底下跌股,本质是“用确定性的亏损,赌不确定性的反弹”。这类股往往有三个陷阱:
- 跌势未止的惯性风险:一只股开始下跌,说明市场预期已变差,抛压会像滚雪球一样积累。比如某“新能源车企股”,从150元跌到70元炒股赚钱从巨亏到年赚30%!避开两类股陷阱,他如何实现稳定盈利?,看似跌了一半,可销量持续下滑,最后又跌到20元,抄底者越补仓亏得越多;
- 隐藏利空未曝光:股价下跌往往是“先有动作,后有消息”。某“白马股”去年突然大跌,散户以为是正常回调,结果几天后曝出“财务造假”炒股赚钱,股价直接被ST,根本不给止损机会;
- 估值看似低实则高:有些股看似市盈率低,实则是“业绩一次性暴涨”导致。比如某周期股,靠大宗商品涨价赚了一笔,市盈率降到6倍,可行业周期一过,业绩下滑80%,市盈率飙到50倍,抄底者还是亏。
老杨现在的原则是“不抄下跌股,只做上升趋势”。哪怕错过底部,也不冒“抄在半山腰”的风险——股市里“活着,才有机会赚钱”。
![]()
三、避开两坑后 赚钱的逻辑其实很简单
老杨说,避开题材股和下跌股后,他的操作反而变简单了,总结下来就三步:
1. 选“业绩硬”的股:用股票软件筛选“近3年净利润增长≥12%+资产负债率<55%+毛利率>25%”的标的,再挑消费、医疗、公用事业等刚需行业,这些股抗风险能力强;
2. 等“趋势明”再买:不追涨也不抄底,等股价突破20日均线、成交量放大30%以上再进场。比如某家电股,去年突破20日均线后,又涨了45%,老杨就是这时进场,拿到一波稳稳的收益;
3. 设“止损止盈”线:买入后设12%的止损线和30%的止盈线,达到条件就果断操作。去年有只股跌到止损线,他按计划卖出,后来这只股又跌了20%,成功避开更大亏损。
结语:炒股盈利 先学会“不亏钱”
老杨的经历证明,从巨亏到巨赚,从来不是靠抓牛股,而是先守住“不踩坑”的底线。很多散户总在追求“快速盈利”,却忘了股市里“慢即是快”——避开题材股和下跌股,看似错过了一些机会,却能保住本金,而本金在,才有盈利的可能。
记住,A股里没有“必赚的技巧”,但有“必亏的坑”。与其在追涨杀跌中焦虑,不如像老杨一样,选业绩股、做趋势单、设风控线。毕竟,炒股的终极目标不是“赚多少”,而是“能稳定赚多久”。
特别提醒:本文分享的尾盘书操作技巧仅为技术分析参考,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。股市波动大,投资者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、市场环境综合判断,理性决策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股票配资门户观点